发布时间: 2022-02-10
分享到:何为极致?拿老北京的土话来说就是“绝了”,新北京人说“绝绝子”,我们也经常拿“完美无缺”来形容极致。把事儿做到极致,北京人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坚持,今天,北京成为全球首个“双奥之城”,始于初心,成于用心,是用心成就的极致。
刚刚完成了一批校对翻译稿,来自北京汽车的志愿者矫秀涛抓住工作的间隙,补了一个长长的觉:梦里他又回到了除夕,和饺子一起端上来的还有厚厚一沓儿翻译文件......而此时,为冬奥提供保障服务的330辆北京EU7的“保姆”——冬奥服务保障队主要技术负责人李辉,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晚上,和同事们一起守在“方仓”之中了。北京冬奥期间,他每天的标配是:早晨运营计划会、司机线上沟通会,下午跟踪问题总结会......突发情况时,还有应急预案的处理穿插其中,比如遇到交通事故,拖车和备用车辆30分钟内必须到现场,这是最基本的要求。
凌风傲雪盛放的燕山雪花,奥运主火炬镶嵌其中,以微光耀世
矫秀涛是北京汽车采购成本管控工程师,因为在专业语言翻译方面的特长以及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,成为一名语言服务奥运志愿者。2021年9月,矫秀涛加入北京冬奥组委,主要任务是带领12名志愿者组成的语言服务团队,以笔译、口译和多语言呼叫中心的形式,为机场团队、运动员、各国家(地区)奥委会、新闻媒体,提供多达21种语言翻译服务。
矫秀涛(右一),平凡忙碌的每一天
除了数量上的压力之外,校对任务中的专业术语也是团队的挑战之一,比如文件类别中的“航空运输”项,涉及到特殊行李运输、安保、海关、边检等等专业术语,甚至还有机场建筑等特别冷门的内容,而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,这些课题逐渐迎刃而解。
作为冬奥会语言服务志愿者,矫秀涛除了在研究生期间打下非常专业的语言基础之外,北京汽车为期2年的海外人才培养项目,提升了他应对翻译任务的知识储备。同时,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语言服务,完全按照标准项目管理模式运行,在北京汽车8年项目管理工作的经验,让他在团队项目的管理上如鱼得水。
确保北京EU7为北京冬奥提供最佳服务,背后的“李辉们”付出了巨大的努力
李辉对北京EU7进行运行前的功能检测
在北京EU7投入保障服务使用之前,必须完成所有车辆的全面检测,大到每辆车电池系统的健康状态,小到每一颗螺丝是否安全牢靠,对于整个车队,每一次检测都耗时220个工时起算。目前,车辆集中检测已经超过四轮,对于李辉而言,很多忙碌的日常,都是从220个工时开始的,这一切,就是为了确保北京EU7绝对“健康”的服务状态。
在方仓中进行维保的北京EU7,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百分百合格
持续两年的疫情给服务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,包括如何满足车辆维保和防疫的双重要求,李辉团队通过“方仓”实现运营闭环和维修闭环的“相交”解决了这个问题,但在选址上遇到很多困难,比如:场地的选择既要考虑与奥运场馆的距离,也要考虑高标准的维修能力以及防疫方面的需求等等。“买房都没有这么上心!”李辉带着他的队员在满足条件的区域中逐个排查,每天走2万步只是个起点,在经过近3个月的地毯式搜寻后,“方仓”终于选好了位置。